3500亿! 逆回购规模创年内次高 资金利率全线回落

周一(7月24日),央行的逆回购操作规模创下年初以来次高水平。

当天,央行发布公告称,为对冲政府债券发行缴款和央行逆回购、MLF到期等因素对银行体系流动性的影响,当天以利率招标方式开展了3500亿元逆回购操作。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由于24日有1300亿元逆回购到期,以及1385亿MLF到期,若按逆回购操作口径计算,在公开市场单日净投放2200亿元,为连续第六个交易日净投放,并创五周以来最大单日净投放。

每经记者 张喜威 每经编辑 曾艳艳

流动性预期仍较平稳

值得注意的是,7月中旬以来,央行加大了公开市场上的净投放规模。《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据央行数据统计,央行上周通过逆回购操作实现资金净投放5100亿元。

而这背后则是银行间市场资金利率的持续走高。上海银行间停业拆放利率(Shibor)显示,隔夜Shibor自7月10日以来持续走高,20日一度升至2.7534%的近一个月最高水平;7天期Shibor20日也涨至近一个月最高的2.8530%水平。而银行间市场质押式回购加权平均利率隔夜和7天期品种也分别于20日、21日上涨至近一个月的最高点位。同时,1个月及以上期限资金利率并未出现明显上涨。

对此,有市场人士表示,上周前三日资金市场持续吃紧,尤其是短期资金捉襟见肘,与月初时短期流动性几近泛滥的情景形成强烈对比。

对于近期资金面开始趋紧的现象,央行也通过公开市场业务交易公告,及时对于逆回购操作进行解释,也可以清晰地看到影响流动性变化的因素。央行的精准投放对于平滑市场波动,进一步稳定预期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

对于央行近期的公开市场操作,兴业研究表示,央行积极与市场沟通的态度也显示下半年央行货币政策大概率仍将维持“不松不紧”的精准调控,央行并不希望货币市场资金利率出现“大起大落”。但如果央行能在客观描述流动性的基础上进一步给予相关的前瞻或者指引,或将提升短端资金利率向中长端资金利率的传导效率,中短端资金利率期限利差有望进一步收窄,中长端资金利率波动也有望下降。

而兴业证券固收研究团队也表示,资金面压力明显上升,与季度缴税、转债打新、地方债发行缴款等临时性因素叠加有关。

6500亿资金月内到期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7月24日,除了3个月期Shibor与上一交易日持平以外,所有其他期限Shibor全线下跌,其中隔夜Shibor跌幅最大,下跌2.50个基点至2.7080%;1个月期Shibor下跌1.79个基点至3.9300%。与此同时,隔夜和7天期的银行间市场银存间质押式回购加权平均利率也双双回落。

截至7月24日,本月内,公开市场上仍有6500亿元逆回购资金到期回笼,其中本周剩余期限内仍有4100亿元资金到期。

招商证券固收研究认为,货币政策边际拐点已现,投资者不必对短期流动性的冲击过度悲观。债市流动性的最关键因素已得到明显缓解,而且在继续改善。目前的资金面波动,都应该只是短期因素所导致。当下央行的货币政策操作更为精细化,在对冲短期流动性冲击上既有平抑当下波动的考虑,也有对未来流动性冲击的前瞻性考虑,相比之前几次操作更加“用心”了。显然,当“监管冲击”边际减弱时,央行货币政策仅对冲短期的资金面波动,当然是更加得心应手和游刃有余。

海通宏观姜超认为,在过去两周货币利率中枢再度回升,反映的是央行货币政策在短期放松之后回归稳健,其投放货币未完全对冲财政缴款等因素的冲击。

九州证券全球首席经济学家邓海清表示,此次资金紧张是利率的短暂波动,而不是利率的长期趋势;是缴税等客观原因和市场摩擦所致,而不是央行的主动紧货币。央行大量净投放表明央行货币政策仍然是中性态度,在资金紧张缓解之前,大量净投放趋势不会变化。在“监管协调2.0”背景下,货币政策与监管的组合应当是“严监管+平货币”,在货币政策已经回到中性、监管已经趋严的情况下,没有再进一步通过收紧货币政策去杠杆的必要。

加载更多>>